2025年8月8日,赤泥選鐵技術與裝備研討會在集團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主辦,山東華特磁電集團協辦,聚焦赤泥選鐵領域技術創新和裝備提升開展研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赤泥推進辦主任王吉位,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資源綜合利用處領導杜力,山東華特磁電集團董事、執行總裁王前出席活動并講話。
山東省工信廳綠色發展推進處二級主任科員郝文杰,濰坊市工信局四級調研員趙濰坊等領導以及30余家赤泥綜合利用企業代表參加活動。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赤泥推進辦常務副主任曾慶猛主持會議。
王吉位指出,2024年我國赤泥選鐵976萬噸,占總利用量的70%,但是仍面臨鐵元素回收率低,成本高、經濟效益不佳,相關財稅政策無法有效落地等難題。本次研討聚焦“赤泥選鐵”領域,要針對存在的認識問題和技術問題,特別是跟大型鋼鐵企業的協同等,提出相關建議。企業應通過裝備和技術提升,提高鐵的回收率,挖掘赤泥回收率潛力;標準要與下游企業一起制定,提高認知和接受度;要結合十五五規劃,規劃好未來赤泥發展的目標和措施,提出稅收政策和產業政策建議。
《發展報告》發布
《發展報告》由主編王吉位,編委會副主任、龍口東海氧化鋁有限公司總經理徐良振,編委會副主任、山西創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武立平以及赤泥選鐵裝備行業代表山東華特磁電集團董事、執行總裁王前共同發布,各參會單位代表上臺合影留念,并發放報告。
杜力表示,做好赤泥綜合利用對于氧化鋁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工業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視包括赤泥在內的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工作,通過完善政策標準體系、強化技術研發推廣、培育典型經驗模式等手段,推動赤泥綜合利用水平提升。選鐵是赤泥綜合利用的重要途徑之一,希望與會各方以此次研討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溝通交流和協同合作,共同推動赤泥綜合利用工作再上新臺階。
王前表示,作為赤泥選鐵關鍵裝備制造領域的國*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先后研制成功全球首臺5米、6米、7米智能立環高梯度磁選機,在赤泥選鐵裝備研發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尤其是在精準分選、超低能耗、優質服務等方面為赤泥選鐵行業提供了關鍵技術保障。未來,將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持續為赤泥綜合利用提供更加高效、智能的技術裝備支持與服務。
會上,中鋁集團首席工程師高建陽作赤泥選鐵標準體系建設現狀和路徑報告,云南九州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永亮作赤泥回收氧化鐵粉實踐經驗報告,山東華特磁電集團工藝設計部部長李軍作赤泥選鐵關鍵技術裝備報告。與會專家發言踴躍,各抒己見,氣氛熱烈。
曾慶猛在總結時,進一步強調,提高赤泥利用率,一是氧化鋁企業應轉變生產組織理念和方法,做好源頭管理,開展源頭減量,穩定赤泥成分,以全生命周期理念優化赤泥項目的經濟評價模型;二是以“久久為功”的精神,打通產品流程,取得社會認可,推動標準規范的制定;三是堅定信心,勇于挑戰,提升專業化能力和水平,培養更多的專家,推動行業發展。
專家代表參觀華特磁電集團赤泥磁選裝備制造現場
參會單位代表合影
下一步,山東華特磁電集團將以此次研討會為新的起點,充分發揮國*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的引領作用,從技術創新、標準建設、產業協同和政策支持四個維度全面推進赤泥選鐵事業發展。集團將投入專項資金,組建專項攻關團隊,重點突破赤泥中鐵元素高效回收與低碳處理技術瓶頸。將持續以創新為驅動,以合作為紐帶,為提升我國赤泥綜合利用率、促進行業綠色低碳轉型貢獻更多“華特方案”和“華特智慧”。